A.學校中心
B.活動中心
C.教材中心
D.課堂中心
解析:本題考查杜威的教育理論。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包括: .兒童中心、活動中心和經驗中心。故本題選B.
2.某小學借助該地特有的醒獅、龍形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由該校體育教研室教師集體開發了《醒獅表演》和《龍形拳》的課程,并每年定期在學校開展“我是小小傳承人”的系列活動。該課程屬于()
A.校本課程
B.隱性課程
C.顯性課程
D.地方課程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類型。學校課程又稱校本課程,指的是學校在確保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有效實施前提下,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及辦學理念,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課程資源,自生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主體為學校教師。故本題選A。
3.以直接經驗為主的課程,其典型的表現形式是( )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融合課程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類型。活動課程更加重視對于學生的直接經驗的獲取。故本題選B。
4.下列教育家與其著作,對應有誤的是( )。
A.洛克——《教育漫話》
B.赫爾巴特——《教育學》
C.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D裴斯泰洛齊——《林哈德與葛篤德》
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學人物和著作。赫爾巴特的著作為《普通教育學》。《教育學》 的作者是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故本題選B。
5.形式教育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各種官能和能力。下列被形式教育論認為最有發展價值的學科是( )。
A.數學
B.物理
C.化學
D.生物
解析:本題考查形式主義教育論。形式主義教育論主張教育的任務在于使學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發展,強調心智技能的練習及其遷移是發展官能的唯一途徑,強調古典語言、文學和古代歷史、數學、邏輯學等學科的教學,重視這些學科的形式訓練價值。故本題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