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礎知識、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應用文寫作基礎知識、公民道德建設、科技基礎知識、四川省情、成都市情、事業單位和時事政治等方面的知識。需要考生理解記憶大量內容。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備考,四川人事網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公共基礎知識考前練習題。
想獲得更多四川事業單位相關資訊,歡迎關注官方微信號:htgwy01
考前練習題12
1、為減少經濟中存在的失業,應采取的財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個人所得稅
C. 增加失業保險金
D. 增加貨幣供應量
2、下列關于反傾銷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傾銷一般是指一國產品以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價格,將產品出口到另一國市場的行為,所以對消費國有利
B. 反傾銷措施包括臨時反傾銷措施和最終反傾銷措施
C. 臨時反傾銷措施有兩種形式;一是征收臨時反傾銷稅;二是要求提供現金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擔保
D. 臨時反傾銷措施不超過4個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9個月
3、我國政府履行職能最重要的手段是()。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經濟手段
D.其他手段
4、甲主動帶鄰居家6歲小孩去山里玩,后兩人在山里走散,甲并沒有尋找小孩也沒有通知其家人而是自己徑自回家,第二天,人們在山上發現小孩尸體。甲的行為構成( )。
A. 故意殺人
B. 過失致人死亡
C. 意外事件
D. 不構成犯罪
5、下列不屬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 )。
A. 壽山石雕
B. 春節
C. 江南絲竹
D. 頤和園
四川人事網為大家提供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前練習題答案及解析
1、參考答案:A
【解析】在經濟蕭條時期,總需求小于總供給,經濟中存在失業,政府就要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總需求,以實現充分就業。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與減少稅收。故選A。
2、參考答案:C
【解析】一國的產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而使得另一國國內有競爭能力的產業受到損害的行為即為傾銷,所以A項不正確。我國的《反傾銷條例》規定,如果裁定傾銷成立,則可以采取的反傾銷措施包括:第一,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第二,價格承諾;第三,征收反傾銷稅。所以B也不正確。《臨時反傾銷措施》第二十八條規定,初裁決定確定傾銷成立,并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采取下列臨時反傾銷措施:(一)征收臨時反傾銷稅;(二)要求提供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擔保。所以C項正確。《臨時反傾銷措施》第三十條規定,臨時反傾銷措施實施的期限,自臨時反傾銷措施決定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不超過4個月;在特殊情形下,可以延長至9個月。是“延長至”而不是“延長”,所以D項不正確。故選C。
3、參考答案:A
【解析】政府職能的實施必然要借助一定的輔助手段,這包括法律、行政命令、經濟手段及其他手段等,其中最為主要和最重要的是法律手段,即要求依法行政,這也是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故選A。
4、參考答案:A
【解析】本案中甲具有先行為義務,其對小孩負有照顧的義務和責任,在發現小孩不見后,其并沒有尋找也沒有通知小孩家人,其對小孩的死亡具有間接故意,故甲的行為構成(間接)故意殺人。故選A。
5、參考答案:D
【解析】頤和園屬于世界文化遺產。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