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即將開始,為了幫助大家順利備考,四川人事網為大家總結了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行測解題技巧,幫助大家順利備考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
想獲得更多四川公務員備考咨詢,歡迎關注官方微信號:htgwy01
行測備考技巧五 圖形推理題解題技巧
圖形推理題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觀察圖形推理出一定的規律。規律是事物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規律必定是在變與不變中體現出來的,因此,圖形推理題的思考角度,就是要善于發現圖形中的“變”與“不變”在哪里,找出所給圖形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川省公務員考試中,圖形推理題的題量在7道題左右,一般考查圖形的位置變化、數量變化外在形狀變化和內在屬性等??伎忌灰莆樟诉@些常規思考角度,對于大部分圖形推理題來說都能迎刃而解了。下面,途途君就對這幾種圖形規律為大家作系統總結。
一.位置變化規律
(1)移動、旋轉、翻轉
圖形的移動、旋轉和翻轉是位置類最核心的考點。這一考點的最核心規律在于所給圖形的構成元素完全相同,只是位置發生了改變。當考生在做圖形推理題是發現圖形元素完全相同時,可以考慮從移動、旋轉和翻轉的角度來思考。
圖形移動的規律較為容易識別。涉及此考點的題目給出的圖形通常由多個部分構成,常見移動規律有按順序平移、一定區間內來回移動和按一定方向來回移動等,一道題中可能考查不止一種移動方式,解答時需要找準移動的方向,如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和移動的距離。
圖形旋轉所涉及的圖形通常是由一個主體圖形和一些小圖形構成,一般是小圖形繞著主體圖形的中心旋轉,需要考生確定旋轉的方向和角度。對于此類題目,考生可以通過找最具特征的部分,并畫輔助線幫助判斷旋轉的方向。
圖形的翻轉一般有左右翻轉和上下翻轉兩種形式。圖形的翻轉和圖形的旋轉在某些時候可能會難以區分,這時需要考生通過話輔助線的方式確定各圖形的方向。其中,圖形旋轉不會造成方向的改變,而圖形的翻轉會造成方向的改變。
(2)相對位置
考查相對位置時所給的圖形一般含有多個構成部分,且構成部分之間具有一定的位置聯系。常見圖形的位置關系有左右、上下、內外、前后等,如果圖形中有明顯的線條,也要考慮線條的平行和垂直關系。
二.數量變化規律
圖形中一些元素之間往往存在數量關系,對于這類題目我們統稱為數量類問題。解答數量類圖形推理題目,首先需要將圖形信息轉化為數字信息,即明確“數什么”,其次,要判斷所得到的數字是否有規律性。
(1)常見的考查數量關系的對象主要有點、線、角、面、素五種,下面對其分別介紹。
1、點。圖形推理中所考查的點是指線條相交形成的交點。主要有十字交叉點、T字交叉點、切點和接觸點四種。真題中以考查各類交點的總數居多,當圖形是由內外兩個圖形組成時,需要留意從點的數量的方向考慮。
2、線。主要考查線條數,包括直線數、曲線數、線條總數和線段露頭數等。對于漢字和英文字母,可以考慮筆畫數,注意數筆畫的方式有別于數普通線條數,而是按照一般書寫習慣來數。
另外,對于線的數量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考查角度,即判斷一筆畫圖形和多筆畫圖形。若一個圖形可以從某一點不重復、不間斷地描出,則可一筆畫出。判斷一個圖形是否可以一筆畫出,可以從其奇點個數著手。奇點即為一個圖形中的點(包括端點),所連接的線條數為奇數的點。若一個圖形中的奇點數為0或2,則該圖形可以一筆畫出,若奇點數為n(n≠0、2),則該圖形筆畫數為n/2。
3、角。圖形推理考查角一般為內角,即小于180°的角。直線與直線相交,角度大于0°小于90°的為銳角,大于90°小于180°的為鈍角,角度等于90°的角為直角。圖形推理題可能單獨考查銳角、直角、鈍角的數量,可能能考查圖形中三種角的總數。
4、面。點線連接形成的封閉小區域即為面。與面相關的考點主要有封閉區域、面積、立體圖形中面的個數等。其中封閉區域為??键c,且考查形式多樣,包括封閉區域個數、相同封閉區域個數、封閉區域的連接方式和封閉區域形狀等。
5、素。素是指元素的構成元素。主要有元素種類數、同種構成元素的個數、圖形部分數、數量換算等考點。其中對于圖形部分數,只要連接在一起的圖形就算作一個部分。
(2)在了解了“數什么”之后,還需要迅速判斷數量之間的規律,常見的規律如下:
1、數量相同。圖形中的某種元素的數量相同,例如各個圖形都含有2個交點。
2、數量構成等差數列。例如交點分別為1、2、3、4、5。
3、數量存在和差關系。例如連續三個圖形中,三角形的個數分別為1、3、5。
4、數量的換算。圖形的構成元素在數量上進行換算之后,可以轉化為數量相同或等差數列。
5、數量的循環。如交點個數為1、2、1、2…交替。
6、數量的對稱和遍歷。對稱規律如1、2、3、3、2、1;遍歷規律如3、5、4、1、2。這兩種情況出現較少,考生可做適當了解。
三、外在形狀變化規律
外在形狀就是圖形的表層信息,外在形狀變化規律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正確應用圖形的形狀變化規則,這種規則多是一些視覺上的提取,不需要太深層次的加工。具體到圖形推理題中,主要有圖形疊加、圖形遍歷和圖形漸變幾種形式。
(1)圖形疊加
圖形疊加是將兩個圖形的中心重合、疊放在一起,它是兩個圖形轉化為第三個圖形的重要方式。圖形疊加常以九宮格的形式考查,其圖形的顯著特點為部分結構相同,但不完全相同。
直接疊加:將已知兩個圖形疊放在一起,行測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中保留已知兩個圖形的所有構成元素。
去同存異:將兩個圖形疊加后去掉相同的部分,保留不同的部分,得到第三個圖形。
去異存同:將兩個圖形疊加后去掉不同的部分,保留相同的部分,得到第三個圖形。
定義疊加:圖形疊加后,按照一定的規律發生改變,常見的是黑白疊加。
(2)圖形遍歷
遍歷就是“普遍經歷”的意思,也就是要求所有的圖形都要出現一次,選項要補充的就是還未出現的圖形。當所給題目中出現的圖形種類較多時,可以考慮從遍歷的角度入手。
(3)圖形漸變
漸變即逐漸的變化,需要對圖形進行兩兩比較,下一個圖形依托于上一個圖形的形狀,常常也與位置變化結合起來考查。當觀察題目圖形發現一組圖形中,相鄰的兩個部分之間總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時候,可以考慮圖形的漸變。
四、內在屬性規律
圖形的內在屬性是脫離了其外在形狀信息而抽象出來的屬性信息。內在屬性規律相對來說不易發覺,經常需要結合選項來判斷。常考的內在屬性規律有對稱性、曲直性和封閉性三種,一般選項會要求選出與題干和其他選項屬性不相同的那一項。另外,對于分組型的題目,也可以優先從圖形內在屬性上考慮。
(1)對稱性
對稱性包括軸對稱和中心對稱兩種。軸對稱圖形,是指在平面內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且這條直線就叫做對稱軸。中心對稱圖形,是指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繞著某個點旋轉180°,旋轉后的圖形能與原來的圖形重合的圖形,且個點叫做它的對稱中心。對于軸對稱圖形,還需要畫出對稱軸,判斷對稱軸方向或條數。
(2)曲直性
“曲”指的是曲線。“直”指的是直線。如果圖形中僅僅包含直線,則稱為直線圖形;僅僅包含曲線,則稱為曲線圖形;有些圖形既包含直線也包含曲線。
(3)封閉性
與封閉性相對應的是開放性,廣義的封閉性指的是圖形中包含封閉區間,即為封閉圖形;狹義的封閉則指的是圖形的所有部分都在封閉區間的大輪廓內。需要根據廣義還是狹義的定義來定義封閉性,取決于題目需要,以能選出唯一答案為準。
五、立體圖形折疊復原
立體圖形的折疊復原是圖形推理中一類特殊題型,在四川省公務員考試中一般為一道題。此類題型考查的是平面圖形與空間圖形的相互轉換,對考生空間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也是很多考生倍感“頭疼”的一類題型。然而圖形的折疊復原實質上也就是點與點、邊與邊的重合的過程,具體方法就是先找特設面,再找相對面或者相鄰面,利用排除法作答。
所謂特殊面,就是指平面圖形中選取容易區別于其他面的一面,與之相鄰的即是相鄰面,與之相隔一個面的即是相對面。再從選項入手,兩個相對面都能看到的都應該排除,而相鄰面要注意三個面相鄰的位置問題。
找相對面的方法有“1型圖”和“Z型圖”兩種。“1型圖”的間隔面為相對面,即當三個或四個面從縱向或橫向上構成“1”型時,如果兩個面之間只相隔一個面,那么它們是相對面。“Z型圖”的兩端面為相對面,即當四個面在整體組合上構成“Z”型時,位于“Z”兩端的面是相對面。
立體折疊推理題的排除原則有兩條:(1)在平面展開圖中相鄰的兩個面,在立體視圖中仍然相鄰;(2)在立體視圖中,相對面不可能同時出現但必現其一??忌莆樟伺袛嘞鄬γ娴姆椒梢源蟠鬁p少做題的時間,快速選出正確答案。
途途君在此預祝各位考生備考順利,馬到成“公”!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五 圖形推理題解題技巧
發布時間:2016-08-24 17:04:41信息來源:【點擊:次】
- 上一條: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常識備考資料七 中國文學常識二
- 下一條:最后一頁
- 相關閱讀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技巧五 圖形推理題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常識備考資料七 中國文學常識二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常識備考資料六 中國文學常識一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 數量關系之數學運算專項練習(十)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 數量關系之數學運算專項練習(九)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 數量關系之數學運算專項練習(八)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 數量關系之數學運算專項練習(七)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 數量關系之數學運算專項練習(六)
- 熱點話題解析(十六) 長沙火車站候車吹空調須交錢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評八 媒體融合發展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評七 黨員干部責任感
-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務員常識備考資料五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