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材料內容均來源于網絡
了解更多熱點材料和備考資料,可關注官方微信號:htgwy01
一.材料背景
原標題:新浪新聞:長沙站候車室吹空調須交費
據新華社電:日前,輿論熱議長沙火車站的普通候車室沒開空調,溫度高達37攝氏度,酷熱讓旅客直呼“救命”。然而,旅客若是肯花30元,就可在商務候車室享受強勁冷氣,還可以不排隊優先上車。這引發群眾強烈反感,質疑火車站為了經濟利益而漠視基本的人性化公共服務。
候車室吹空調:須交費30元
持續的高溫,讓長沙的夏天炎熱難耐。一般在車站、商場、地鐵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區域,都會因為有空調而相對涼爽。然而,在長沙火車站候車室,室內室外的溫度卻幾乎一樣高,讓人酷熱難耐。
與普通候車室的“火熱”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處于長沙火車站中心位置的“商務候車室”卻涼爽宜人。“空調開放,不要排隊,提前上車……”戴著耳麥的工作人員拿著喇叭在大廳里招攬旅客“吹空調”,不過每人須交20-30元。
政協常委怒斥:要錢不要臉
針對質疑,長沙火車站表示,因原中央空調是柴油動力,新空調主機是電子機組,油改電后,用電緊張,電壓不穩。再加上長沙火車站目前正在進行長株潭城際鐵路的施工,為確保城際鐵路車站今年底順利開通,使用了一些大負荷的用電設備,導致新的中央空調無法滿負荷運行。
針對這一說法,長沙供電公司17日下午向記者回應說,一直以來,供電部門都將長沙火車站作為一類重要用戶,重點保障其正常供電。
“長沙火車站站體及其附屬設施、場所由馬王堆、窯嶺、德政園3個110千伏變電站,四回10千伏線路對其進行專門供電。近期,長沙火車站供電線路運行平穩,電力供應充足,沒有限制其用電負荷的情況。”長沙供電公司通報說。
不少旅客質疑長沙火車站“用電緊張”的說法站不住腳,認為車站只是“利益熏心”找借口。為何收費候車室的空調就能啟動,普通候車室就電力負荷不足?廣大旅客認為車站的做法令人費解,更多還是出于賺錢的考量。
長沙市政協常委、文教委主任陳忞在實地調查火車站候車室“溫度差”后,更是怒斥長沙火車站候車室“要錢不要臉”。
二.相關評論
火車站是典型的公共場所,是展現城市形象與文明素質的重要窗口。南來北往的人群,每天在火車站進進出出,看到這一幕場景,體驗到涼熱兩重天,無論有沒有花錢吹空調,也將留下很惡劣的印象。以后提起這座城市,腦海里浮現的大概不是湘江風光,而是滿滿一候車室光著膀子、滿頭大汗的旅客。這讓人忍不住想問:長沙火車站究竟是缺錢,還是缺心眼?
這種賺錢手段不僅不高明,反倒體現了長沙火車站漠視公共服務的霸道態度。如果是純粹的商業場所,這時候反倒會開足空調,千方百計吸引客流。在許多城市里,空調馬力開到最大、溫度最冷的往往是大型商場。這些商場為什么不心疼錢呢?一方面是基于起碼的公共意識,另一方面是服務意識使然。不能滿足客人需求,提高服務品質,怎能讓人掏錢消費?長沙火車站不僅想錢想瘋了,而且是借助自身優勢,假公共資源牟取部門利益。
面對酷暑天氣,一些城市的相關部門都會采取措施,為群眾防暑降溫提供方便,除要求公共場所接納群眾,還會盡可能開辟各種納涼場所。如有的社區納涼場所免費提供茶水,許多商鋪也自發加入免費提供納涼、供應涼茶的行列,還特意在門口張貼海報。這可不是從商家經營的角度出發,而是切切實實為人們提供方 便的。走在這樣的大街上,哪怕天氣再熱,也會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習習涼風。
——錢江晚報《給錢才讓吹空調,丟了自己的臉》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提供有差異的公共服務,符合經濟規律。這也是客觀存在的現象,比如,同樣坐火車從北京到南京,就有普通列車和高鐵,在高鐵上又有商務座和一二等座之分,普快硬座和高鐵商務座之間的票價差距接近10倍。候車室如果提供額外的個性化服務,進而收取一定費用,也在情理之中。
但我們更要明確的是,公共服務額外收費不能以“不服務”為代價。也就是說,火車站在為一部分旅客提供額外優質服務的時候,應首先保證為普通旅客提供基礎的候車條件。有較為充足的候車座椅,保證較為合適的候車室溫度,當屬于基礎條件。人群密集的火車站候車室,同室外幾乎無差別的37℃以上的高溫, 無論怎么說,都無法稱得上保障了“基礎”。不保障基礎服務,卻引導公眾去額外花錢獲得本應免費的服務,這不是差異化,而是公共服務領域的權力自肥。
候車室里空調的開與不開,并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十足的態度問題。火車站候車室是公共服務設施,既然姓“公”,當然要在“公共”兩個字上做文章。能惠及更多人的普通候車室的空調問題不及時解決,這一公共服務的缺位已經造成了乘客利益的受損。但涉事方在漠視乘客權益的同時,卻任由已經外包出去的商務候車室在自己眼皮底下違規宣傳、誘導消費,真不知道長沙火車站的“公共”二字體現在哪里?
公共服務缺位,但問責不能缺位。“由于工作不到位導致旅客候車體驗不佳,車站對此深表歉意。”長沙火車站的表態未免有點輕飄。唯有公共服務提供部門切實認識到“公”與“私”的界限,擺正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的關系,感受到失職失責的痛感,公眾才會有滿滿的獲得感。
——光明日報《‘收錢開空調’是權利自肥》
現在看來,長沙火車站面對各種質疑的回應,不過是應對輿論監督的套路而已。長沙火車站或許覺得,只要給了理由,有了應急措施,再表示一下正在整治,事情也就會過去。只是沒想到,長沙供電公司不愿為其背“黑鍋”,給了長沙火車站幾個響亮的“耳光”,讓公眾看到了長沙火車站回應輿論監督時的虛情假意。
現在的問題已不僅僅是候車室有沒有開空調的問題,而是其嚴重缺乏公共服務的精神。動作慢了,措施少了,還可以補救。如果連基本公共服務的精神都沒有,還有什么藥可救?
面對公眾輿論的監督,公共機構若只是用套路、謊言應付,終究無法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長沙火車站對公眾輿論監督的輕視與不尊重,讓人心寒。至于爾后的整治動作,究竟有多少真材實料,就更讓人懷疑了。
套路式的回應,我們已經領教了,如果現在想取信于公眾,就應該拿出具體的措施,給出實實在在的調查結果,回應質疑,包括是否存在利益勾結,相關責任人是否失職、瀆職等。
歸根結底,長沙火車站最缺的不只是“錢”,還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務精神。
——新京報《長沙火車站不開空調讓別人背黑鍋?》
三.熱點解析
火車站作為一個公共場所,其職責就是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而長沙火車站在炎炎夏日,不僅沒有為旅客提供一個舒適的候車環境,反而將冷氣作為商品,只開放給額外付了錢的旅客,這樣的行為,不僅大大損害了長沙市的城市形象,也暴露出部分公共機構在履行職能時的一些問題。
第一,沒有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車站方為了賺取額外收益,無視公眾的需要,反映出服務意識的缺失。
第二,面對公眾的質疑,用套話來回復,將問題推脫給供電部門,反映出車站方對公眾輿論監督的不重視。
第三,火車站作為公共機構,不像商業場所需要提供最舒適的服務來吸引顧客,便仗著乘客必須在車站候車,隨意收取費用,實質上是對權利的濫用。
對于這樣的現象,需要公眾和政府管理部門共同合作,堅決制止。具體可以有以下幾方面做法。
第一,加強公共機構管理人員的管理培訓,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
第二,發揮公眾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對于類似的現象堅決曝光,監督整改。
第三,政府管理部門要監管到位,對于類似事件要嚴格調查,追責到位,對于有瀆職、失職行為的相關管理者要嚴肅處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